第344章 这一次,经络诊断、针灸为主!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书网]https://m.leshuxs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涨肚,而且喝再多,嘴巴还是干。”
nbsp“口干却不想喝水,是湿阻津液不能上承的表现。”杨澜生走到她的脚踝处,按压三阴交——这个穴位是足太阴脾经、足少阴肾经、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。“这里感觉怎么样?”
nbsp韦兰皱起眉:“麻,有点麻。”
nbsp“再试试这个。”他移到太溪穴,足少阴肾经的原穴。按压下去,韦兰的脚不自觉地缩了一下:“酸!特别酸!”
nbsp杨澜生心里渐渐有了答案。他直起身,对管芳说:“记录一下:舌体沉重,味觉减退,饮冷后加重,伴手足发凉,三阴交麻,太溪穴酸胀明显,舌下络脉紫暗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管芳飞快地记录着,抬头看向他,眼里带着询问——这到底是什么问题?
nbsp杨澜生让韦兰坐起来,解释道:“韦大姐,您这情况,从中医来看,是‘寒凝血瘀,经络阻滞。去年患重症时,咱们用了不少清热解毒的药,虽然救了急,但也耗伤了阳气;上个月吃冷饮,相当于又给身体加了层寒邪,寒主收引,导致经络不通,尤其是脾、肾、肝三条经脉,都跟舌头和味觉有关,经络堵了,功能自然就受影响了。”
nbsp“那……能治吗?”韦兰的声音里带着期待。
nbsp“能治,但得慢慢来。”杨澜生语气肯定,“寒邪是慢慢侵入的,也得慢慢把它排出去。我给您开个方子,温阳散寒,活血通络。另外,配合针灸和艾灸,效果会更好。”
nbsp他提笔写方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:“桂枝10g温阳通脉,细辛3g散寒止痛,当归15g、赤芍12g活血化瘀,鸡血藤30g通络,再加白术15g、茯苓15g健脾,因为‘脾能化湿,脾功能好了,津液才能上达舌面。”
nbsp写完药方,他又在旁边画了几个穴位:“针灸就选三阴交、太溪、足三里、廉泉这几个穴,廉泉穴在喉结上方,专门治舌头的问题;艾灸呢,您可以自己在家做,灸关元穴和足三里,每天十五分钟,能补阳气。”
nbsp韦兰接过药方,看着上面的药名和穴位图,眼里的迷茫渐渐散去:“杨医生,我总算明白为什么西医查不出问题了,原来不是器官坏了,是‘经络堵了。”
nbsp“可以这么理解。”杨澜生笑了,“中医讲‘通则不痛,痛则不通,身体的功能也是一样,经络通了,舌头灵活了,味觉自然就恢复了。对了,以后千万别再吃冷饮了,哪怕天再热,也得喝温的。”
nbsp“记住了,一定记住。”韦兰把药方小心翼翼地折好,放进包里,“杨医生,太谢谢你了。去年你救了我的命,今年又要麻烦你……”
nbsp“您别这么说。”杨澜生送她到门口,“下周这个时间再来复诊,咱们根据情况调整药方。”
nbsp送走韦兰,管芳忍不住问:“杨医生,你怎么想到从经络入手的?四诊都没明显异常,换了我,肯定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。”
nbsp“这就是中医的‘辨证求因。”杨澜生走到桌边,拿起《经络学》,“病人说吃冷饮后加重,这是关键线索——寒邪致病,特点就是‘收引、凝滞,会阻碍经络气血运行。而舌头和味觉,又跟脾、肾、肝关系密切,顺着这几条经络查下去,果然发现了问题。”
nbsp他指着书上的经络图:“现代医学可能会把这归为‘神经功能紊乱,但中医能找到更具体的‘病机——不是神经坏了,是气血过不去了。就像水管堵了,不是管子坏了,是里面有东西堵住了,咱们要做的就是疏通它。”
nbsp管芳看着他在病历上写下“寒凝血瘀,经络阻滞”,忽然明白:“所以治疗也不是光用营养神经的药,而是用温阳散寒、活血通络的药,从根本上解决‘堵塞的问题。”
nbsp“对。”杨澜生合上病历,“这也给了我一个启发,新冠后的很多后遗症,可能都跟‘经络阻滞有关,之前咱们关注的多是肺、脾这些脏腑,以后得更重视经络的作用。”
nbsp夕阳透过窗户,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。诊疗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药草味,杨澜生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太阳,心里忽然充满了力量——中医的智慧,就像这经络一样,看似无形,却连接着身体的每一个角落,也连接着过去与现在。只要沉下心去摸索,总能找到解开病痛的密码。
nbsp“明天把这个病例整理出来,”他对管芳说,“或许能为其他类似病人提供点思路。”
nbsp“好。”管芳点头,眼里的敬佩又深了几分。
nbsp诊室的灯光渐渐亮起,映着桌上摊开的医书和病历,像在诉说着一个古老而年轻的真理:医者的使命,就是在细微处发现生机,在迷茫中找到方向。而今天的这个病例,正是这条道路上,又一颗被点亮的星。
喜欢。
第344章 这一次,经络诊断、针灸为主!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