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8章 大阅的影响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乐书网]https://m.leshuxs.org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几日后,皇城内外旌旗猎猎,金水桥畔仪仗森然。
nbsp各国使臣身着华服,手捧贡品,按国之远近依次列于太和殿前。
nbsp为首的安南使臣捧着嵌玉金盒,盒中盛着南海明珠;紧随其后的暹罗使者肩扛象牙权杖,杖首镶嵌着鸽血红宝石;更有西域诸国使者,带来了驼毛织就的地毯与弯刀,刀鞘上的宝石在日头下闪着细碎光芒。
nbsp太监尖细的唱喏声穿透晨雾:“诸国使臣,觐见——”
nbsp使臣们依着大明礼仪,躬身缓步踏入殿内,膝盖轻叩金砖的脆响连成一片。
nbsp当抬头望见龙椅上身着赭黄常服的洪武皇帝时,皆屏息垂首,将贡品高举过顶,用略显生涩的汉语依次报上国名与献礼,声音里带着难掩的敬畏。
nbsp殿外的风卷着旌旗声传来,与殿内的低语交织,织成一幅万国来朝的盛景。
nbsp朱元璋端坐龙椅,目光扫过阶下躬身待命的使臣,抬手示意身旁太监传旨。
nbsp“安南献珠,朕回赠云锦百匹,嵌宝腰带十条——”
nbsp“暹罗贡象牙,赏汝等蜀锦千匹,官窑瓷瓶二十对——”
nbsp“西域诸国携弯刀地毯,朕赐鎏金马鞍五十副,茶叶三百斤——”
nbsp每念到一国,便有内侍捧着赏物上前,金器的流光、绸缎的柔光在殿内交映。
nbsp使臣们接过赏赐,忙不迭地跪地叩首,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,用夹杂着口音的汉语齐声谢恩:
nbsp“谢大明皇帝陛下隆恩!吾国定永世臣服,岁岁来朝!”
nbsp朱元璋微微颔首,声音沉稳如钟:“尔等远道而来,这份心意朕记下了。回去告诉你们的君主,大明愿与诸国和睦相处,共通商路,共享太平。”
nbsp话音落,殿内再次响起山呼般的谢恩声,使臣们手捧赏赐,脸上满是激动与敬畏。
nbsp礼部官员上前一步,手持令牌高声唱喏,声音穿透校场的喧嚣:“奉天子令,兹定于三日后卯时,在西校场举行大阅。各路外邦使臣、在京文武官员,须于辰时前抵达观礼台。”
nbsp随即转向外邦使臣,补充道,“此次大阅特开放西校场东侧区域,使臣可近距离观礼,亲眼查验我大明军队的军容风貌与操练成果。”
nbsp与此同时,兵部传令兵快马奔赴各营,要求全军整肃装备:甲胄须打磨光亮,枪戟要擦拭如新,骑兵的战马需梳理鬃毛、佩戴彩饰。
nbsp负责校场布置的吏员正指挥工匠搭建观礼台,台侧悬挂“威加四海”匾额,台前铺设红毡,确保观礼区域整洁肃穆。
nbsp对于外邦使臣,鸿胪寺已提前发放观礼须知:需按指定路线入场,观礼期间不得随意走动、喧哗,若有疑问可向身旁陪同的通事官咨询。
nbsp大阅当日,将由神机营、骑兵营依次展示队列操练、火器演练及骑兵冲锋等科目,旨在通过直观的军事展示,彰显大明军威,让外邦使臣深切体会“天朝上国”的实力与底气。
nbsp大阅当日,晨曦穿透薄雾,西校场旌旗如林,甲胄凝霜。兵部尚书与礼部尚书并肩登上观礼台,见朱元璋龙袍冠冕已立于台中央,忙躬身奏报:“启禀陛下,西校场将士列阵完毕,器械整备就绪,各方观礼人员按序就位,大阅诸事皆备,请陛下示下!”
nbsp朱元璋目光扫过校场:十万将士列成方阵,铁甲在晨光里泛着冷光,骑兵的战马刨蹄嘶鸣,却始终踏在划定的白线之内;神机营的火炮阵列黑黝黝排列,炮口直指苍穹,透着慑人的威严。
nbsp他缓缓抬手,沉声道:“将士们,养兵千日,用兵一时。今日大阅,非为炫耀,只为验我军容、砺我军心。”
nbsp顿了顿,他望向队列最前方的将官,声音陡然提高
第578章 大阅的影响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