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83章 要因地制宜,不能一刀切[1/2页]
“诶?高丹,你放假没回家吗?”
陈富贵扭头看过去之后,很好奇的问道。
“今年暑假我没有回家,在这里找了一些临时的工作。”跑过来的高丹笑着说道。
“陈厂长,你怎么认识我们学校其余的学生呢?”曲凌水好奇的问道。
“哈哈,这是我们县考上来的嘛。再开学就要大二了吧?也不能为了贴补家用就这么辛苦,还是要把学习给抓好。没吃呢吧?打饭过来一起吃。”陈富贵笑着说道。
“陈老师,我就不打扰您和各位领导了。跟同学在边上吃就好,看到家里人开心啊。”高丹乐呵呵的说道。
“曲老师,我能够继续读书、考上大学,其实都是陈老师帮的忙。在我们县陈老师资助了很多人呢,那时候家里穷,供不起我上学。”
本来是一件会让人有些难堪的事情,可是在这位自信的姑娘看来,却一点影响都没有。
“能帮的,我自然都会帮一把。对于我来讲,每年的支出也不多。但是对于你们,却很关键。”陈富贵说道。
“关键是你们自己啊,能够抓住机会,最终让自己学有所成。丫头啊,好好学习,等毕业的时候,我们公司的人才培养计划也该启动了,到时候去国外接着学。”
“嗯呐,谢谢陈老师鼓励。不打扰各位领导用餐了,我也跟同学去吃饭。”
高丹丢下一句,直接就跑开了
“陈厂长,你资助过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记住吗?”曲凌水好奇的问道。
“怎么可能啊,也就是记住有限的一些人。因为我们现在面对的资助范围是比较大的,三个县全都覆盖了。”陈富贵说道。
“我也只是在高考之后才会看到哪个学生考到了哪所大学、中专啥的,然后对照着照片认一认。”
“你这一点就做得很好了,现在对于教育来讲,也确实是面对着很大的资金缺口啊。”乔伯瑞说道。
“所以在开始推广勤工俭学,不过在你们县的效果就不怎么明显。但是呢,你们县的教育,在全国范围内来讲,抓得却是最好的。”
“也是因为我们县的经济发展比较快吧。”陈富贵笑着说道。
“勤工俭学的目的,就是为了给教育创收,所以有些学校也会弄一些副业啥的。我们县从县府到乡镇、再到村,这三级政府对教育都很重视。”
“所以不管是县里的学校,还是乡镇、村子里的学校,在教育资金上目前是没什么问题的,自然也就不用去研究勤工俭学的事情。”
“可不是我们要故意唱反调,这个事跟领导们也一起探讨过,包括月月他们也开会仔细研究过。”
“我们县的产业结构配比已经很完善了,各级财政收入也都是很可以的。也是把权力下放到了各所学校,让他们决定该咋做。”
“但是能够达到现在一点成绩都没有,也是有一些行政干预的影响吧?”乔伯瑞问道。
“嗯呐,确实话里话外的意思也提了一下,月月也努力了一下。”陈富贵很坦诚的说道。
那两位跟过来的同志刚把乔伯瑞要升职的消息给消化掉,现在又听到了这样的“大胆”言论,只能继续选择闷头吃饭。
第2383章 要因地制宜,不能一刀切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